园中有屋,屋中有院
原本的老宅是几栋分散的独屋,重建后的建筑四方环绕,对内围合形成了一个可休憩可欢聚的院落,自然而然地将所有家庭成员更紧密地聚合在了一起。朝向道路一侧设置为相对公共的客厅、餐厅和厨房,而私密的各间卧室则靠近农田布置。在紧凑的平面布局中,将景观及朝向最佳的西南角给与最常居住的父母主卧,并为5户子女预留了卧室。
与传统合院建筑不同的是,住宅的坡屋面在每一侧做了局部的断开,成为风车形的四个独立屋面。下雨时,屋面的雨水汇集到内院,将传统的“水聚天心,四水归堂“的形制赋予了现代模样。居住空间通过院落的光影与景致联系在一起,充满场所感的日常生活氛围油然而生,勾勒出乡间生活的怡然自得与恬淡闲逸。
收放转折,步移景异
经过院门构成的过渡空间才可进入开阔的外院,院内的银杏和院外的大槐树成为内外两侧对景,承载着居者归家的礼序之感,也颇有移步异景的古典意趣。
外院周边采用金属网围栏加绿篱维护家宅,同时弱化了硬性围合,保留建筑与田野邻里间的关系。院子东侧的“一米菜园”让年长的父母依然可以延续播种收获的快乐。小巧的玄关是归家的序曲,使用木质材料塑造了入宅的第一眼温馨。客厅与餐厅设置为一个通长方正的大空间,类似老宅的“堂屋”。室内无繁琐的装饰,角部飘窗和落地移门将自然光线和室外景观引入室内,折射出简单美好的生活哲学。
旧时记忆,今日栖居
院门的红色粘土砖来自老宅的墙体,斑驳的红砖既有一种珍贵的手工艺感,也转载着岁月的气息和记忆。曾经,家里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大家都能吃饱米饭,那一小方土灶台承载着家庭的希望。新宅将传统土灶的设置融入了现代厨房的布局,延续了土灶的温情,也保留了屋主一家老小围着炉灶忙活的旧日记忆。
新宅结合建筑的坡顶空间设置为复式房间,将老宅的木地板用作了阁楼的地板。当年爬上阁楼 “打地铺”的场景犹在昨日,时空交错之间,所有的爱与关怀永不改变。在这片载满回忆的土地上,建筑师用对使用者的尊重续写这一户人家的温情与故事。四方居,作为一个历史与现实的传承,表达业主和建筑师共同的生活态度:珍惜往日,亦面向未来。